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影像资料 腹痛腹泻三年漫漫求医路,乌梅丸如何改写结局

发布日期:2025-01-22 10:48    点击次数:84

365站群VIP

2025.01.20今天是我写日记的2309天。

女,38岁。

主诉:腹痛腹泻3年2024年10月9日就诊。

现病史:患者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泻,服用保济口服液、香砂胃苓丸,症状缓解,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,现为进一步中医治疗,遂至我科门诊就诊。

刻诊:腹痛腹泻,隐隐痛,痛即欲解大便,肛门辣痛感,口干口苦,偶有口涩,饮温水,体位改变时头晕。

偶有左侧头痛,偶有腰痛,无怕风怕冷,无咳嗽咳痰,寐差,难入睡,多梦。

起夜多,1晚7-8次,纳差,晨起久不进食有胃脘部刺痛感。

舌淡红,苔白,脉弦细。

既往史:2021年9月因便血于某医院治疗,提示直肠癌,予化疗2次,后因个人原因放弃化疗。

2024年6月医院检查提示:胃肠息肉、十二指肠息肉、胃息肉、反流性食管炎、十二指肠球炎、直肠炎、内痔。

处方:乌梅 30g,人参片 15g 另外炖,花椒 6g,黄连片 6g,黄柏 6g,当归 10g,桂枝 10g,细辛 6g,干姜 15g,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,炙甘草 10g,茯苓 20g,麸炒苍术 30g,葛根 30g

中药5付,每日一剂,分早中晚3次,水煎煮600ml每付3次,温服

2024-10-16

刻诊:服药后腹痛腹泻,隐痛缓解,解完大便后自觉腹部空虚感,肛门辣痛感,口干,无口苦,偶有口涩,饮温水,无头晕,偶有左侧头痛,偶有腰痛,无怕风怕冷,无咳嗽咳痰,寐差,难入睡,多梦易醒,醒后难入睡,夜尿1-2次/晚,纳差,晨起久不进食有胃脘部刺痛感。

舌淡红,苔白,脉弦细

处方:乌梅 30g,人参片 15g 另外炖,花椒 6g,黄连片 6g,黄柏 10g,当归 10g,桂枝 10g,细辛 6g,干姜 15g,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,炙甘草 10g,茯苓 20g,麸炒苍术 45g,葛根 30g

中药5付,每日一剂,分早中晚3次,水煎煮600ml每付3次,温服

2024年10月26日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刻诊:服药后腹痛腹泻好转,隐痛缓解,解完大便后自觉腹部空虚感,肛门辣痛感,大便成型,腹痛解便后缓解。

无口苦,偶有口涩,饮温水,易饥饿,无头晕,偶有左侧头痛,偶有腰痛,无怕风怕冷,无咳嗽咳痰,寐差,难入睡,多梦易醒,醒后难入睡,夜尿1-2次/晚,纳差,晨起久不进食有胃脘部刺痛感。

舌淡暗,苔白腻,脉沉细。

处方:乌梅 30g,人参片 15g 另外炖,花椒 6g,黄连片 6g,黄柏 10g,当归 10g,桂枝 10g,细辛 6g,干姜 15g,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,炙甘草 15g,茯苓 20g,麸炒苍术 45g,葛根 30g

2024-11-10

刻诊:肠镜复查结果示无肿物,服药后腹痛腹泻好转,隐痛缓解,腹痛解便后缓解,自觉腹部空虚感,肛门辣痛感,大便溏烂,服药后口干,无口苦,偶有口涩,饮温水,易饥饿,无头晕,偶有左侧头痛,偶有腰痛,无怕风怕冷,无咳嗽咳痰,寐差,难入睡,多梦易醒,醒后难入睡,夜尿1-2次/晚,纳差,晨起久不进食有胃脘部刺痛感,舌淡暗,苔白腻,脉沉细。

处方:乌梅 30g,人参片 15g 另外炖,花椒 6g,黄连片 6g,黄柏 10g,当归 10g,桂枝 10g,细辛 6g,干姜 15g,蒸附片 20g 先煮1小时,炙甘草 15g,茯苓 20g,麸炒苍术 45g,葛根 30g,小茴香 15g

中药7付,每日一剂,分早中晚3次,水煎煮600ml每付3次,温服

2024-11-25

刻诊:服药后腹痛腹泻已经明显好转,腰痛,大便前硬后软,肛门辣痛感,口干欲饮温水,无口苦,偶有口涩,易饥饿,无头晕,无头痛,偶有无怕风怕冷,无咳嗽咳痰,纳差,寐差,难入睡,多梦易醒,醒后难入睡,夜尿1-2次/晚。舌淡暗,苔白腻,水滑,有肝郁线,脉沉细。

处方:乌梅 30g,人参片 15g 另外炖,花椒 6g,黄连片 6g,黄柏 10g,当归 10g,桂枝 10g,细辛 6g,干姜 15g,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,炙甘草 15g,茯苓 20g,白术 30g,麸炒苍术 20g,酒大黄 6g

2024年12月14日

刻诊:服药后腹痛腹泻明显好转,腰酸乏力,已无腰痛,大便正常,仍有肛门辣痛感,已无口干,无口苦,无口涩,易饥饿,无头晕,无头痛,偶有无怕风怕冷,无咳嗽咳痰,纳差,寐差,难入睡,多梦易醒,醒后难入睡,夜尿1-2次/晚。舌胖大,苔薄白,水滑,有肝郁线,脉沉细。

处方:乌梅 30g,人参片 15g 另外炖,花椒 6g,黄连片 6g,黄柏 10g,当归 10g,桂枝 10g,细辛 6g,干姜 15g,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,炙甘草 15g,茯苓 20g,白术 30g,麸炒苍术 20g,龙骨 30g,牡蛎 30g:中药7付,每日一剂,分早中晚3次,

2025.01.18患者诉上证已。

按语:

该病例为 38 岁女性,患有腹痛腹泻等多种病症,中医治疗过程呈现阶段性变化,以下为深入分析与总结: 首诊病情

症状:3 年腹痛腹泻病史,隐隐作痛,痛即欲便,伴肛门辣痛、口干口苦、口涩、头晕、左侧头痛、腰痛、寐差、起夜多、纳差、胃脘刺痛等。

病史:直肠癌化疗史,胃肠息肉、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疾病。

分析:综合症状,病在胃肠,兼及肝肾。腹痛腹泻为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;

口干口苦为肝胆有热;头晕、起夜多、腰痛与肝肾相关;寐差、纳差等为整体脏腑功能失调表现。

首诊处方:以乌梅丸为基础加减。

乌梅酸涩敛阴;

人参补气;

花椒、干姜、桂枝、细辛、附片温阳散寒;

黄连、黄柏清热燥湿;

当归养血;

茯苓、苍术健脾祛湿;

葛根升阳止泻。全方寒热并用,标本兼治。

365建站

复诊变化与处方调整

 2024 - 10 - 16:腹痛腹泻隐痛缓解,仍有肛门辣痛、口干等,调整苍术用量以增强健脾燥湿之力。

2024 - 10 - 26:病情持续好转,大便成型,调炙甘草用量,加强调和诸药与补脾益气。

2024 - 11 - 10:肠镜无肿物,大便溏烂,加小茴香增强温肾暖肝、散寒止痛,针对腹部空虚、大便溏改善。

2024 - 11 - 25:腹痛腹泻明显好转,大便前硬后软,调整附片用量,加酒大黄泻下攻积,改善胃肠积滞。

2024 - 12 - 14:腹痛腹泻基本好转,腰酸乏力,加龙骨、牡蛎重镇安神、收敛固涩,改善寐差。

整体总结

病情变化:患者病情复杂,经中医治疗逐步改善。腹痛腹泻缓解,伴随症状如口干口苦、头晕头痛等减轻,但睡眠、纳差及夜尿问题改善较慢。

治疗思路:以乌梅丸燮理阴阳、调和寒热为主,随症加减。

初期注重温阳清热、健脾祛湿止泻;

中期根据大便、腹痛等调整温阳、健脾药物;后期针对睡眠、乏力等加用安神、补虚药。

治疗效果:通过多阶段治疗,肠镜复查无肿物,腹痛腹泻明显好转,体现中医对复杂病症的疗效,但睡眠和消化功能仍需进一步调理巩固。

乌梅丸来源与组成

乌梅丸出自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原方用于治疗蛔厥证,“伤寒脉微而厥,至七八日肤冷,其人躁无暂安时者,此为脏厥,非蛔厥也。蛔厥者,其人当吐蛔。今病者静,而复时烦者,此为脏寒。蛔上入其膈,故烦,须臾复止,得食而呕,又烦者,蛔闻食臭出,其人常自吐蛔。蛔厥者,乌梅丸主之。又主久利。”

其组成包含:乌梅三百枚、细辛六两、干姜十两、黄连十六两、当归四两、附子六两(炮,去皮)、蜀椒四两(出汗)、桂枝六两(去皮)、人参六两、黄柏六两。

在现代临床应用中,药物剂量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如上述医案中,就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对各味药的用量进行了灵活调配。

临床运用体会

寒热错杂病症的精准把握:乌梅丸组方独特,集酸收、辛开、苦降于一体,对于寒热错杂之证有很好的疗效。

在本病例中,患者既有腹痛、大便异常等脾胃虚寒表现,又有口干口苦等肝胆郁热之象,恰符合乌梅丸的应用指征。

临床运用时,抓住上热下寒、虚实夹杂的病机关键,能拓宽乌梅丸的应用范围,不仅用于肠道寄生虫病,还可用于消化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。

随症加减的重要性:临床实践表明,乌梅丸虽为经典名方,但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灵活加减。

如医案中,针对患者的纳差、寐差、夜尿多等伴随症状,分别加入茯苓、苍术、龙骨、牡蛎等药物。

若热象偏重,适当增加黄连、黄柏剂量;

若寒象明显,则加强附子、干姜温阳之力。

长期调理与整体观念:

对于一些慢性疾病,如本病例中3年病程的腹痛腹泻及多种伴随疾病,需长期调理。

乌梅丸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,需根据病情变化分阶段调整用药。

通过调整机体阴阳平衡,促进整体功能恢复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。

林佳明,主任医师

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。

2022年7月,与利城老师出版了《林佳明经方实践录》,算是对自己学习中医25年的一个小结。

图片

崇尚仲景医学,六经辨证,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、多发病,做经方一代传人。

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、眩晕、不寐、郁病、头痛、消渴、咳嗽、发热、哮病、喘证、胃痛、胃胀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及肿瘤术后、眩晕头痛以及颤震、咳嗽、喘证、胸痹、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。

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,注重兴阳、温阳、扶阳学术思想运用,强调本气自病,重视先后天两天。

欢迎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热点资讯

健康视角 身体不堵,百病不侵!温阳 理气 化瘀

人体最舒服的状态就是气血通畅,阳气充足,运转不瘀堵!今天教你用三步,调出一身好状态! 第一温补肾阳 像那些表现出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软、神疲乏力等肾阳虚症状的,调理参考肉桂与附...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