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影像资料 本文用1000余字,专门论述“咳喘病”的舌诊与脉诊

发布日期:2025-01-17 08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中医书友会 2024年12月29日 06:30 江苏

图片

中医书友会第4100期每天一期,陪伴中医人成长

I导读:哮喘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,诊治中辨证较为重要,往往易于在寒热虚实诊断与辨别上出错。名老中医王正公在哮喘病诊断中,注重舌诊与脉诊,而且辨识如微,从中推测寒热虚实、新病旧疾,能够洞悉新形势与邪正盛衰,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资借鉴。

365站群VIP—本文约1468字,预计阅读4分钟—

图片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咳喘病的舌诊与脉诊

作者/王正公作者介绍:王正公(1912-1991),男,字正斋,江苏昆山人,昆山正公内科第四代传人。中医内科主任医师,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。出生于三代中医世家,14岁从父王慰伯学医,22岁开始在当地悬壶,1937年来沪开业,1956年参与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的筹建工作,并任科负责人。发表论文20多篇,出版专著《哮喘与慢支的防治和复发》《正斋医稿》等。

图片

365建站舌诊和脉诊在咳喘病辨证用药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,可以从中推求寒热虚实、新病宿恙,洞悉疾病之趋势、邪正之盛衰,为处方用药提供线索和依据。

一、舌诊的鉴别

一般伤风感冒初起,多见薄白苔,舌质很少变化,此乃感受风寒之邪的征象。此时用药只需宣肺透邪,每二三剂即解。舌苔由白转黄,舌质转红,乃是邪未透达,郁而化热之象,正如《伤寒绪论》中云:“邪热传里,则苔渐生,自白而黄。”此时用药需辛凉宣透,如牛蒡子、前胡、黄芩、僵蚕、蝉衣、荆芥等。如兼见苔腻根厚者,《辨舌指南》曰“此热因饮郁”,不仅是肺经之邪未透,肠胃之运化也受到一定影响。当参用和中导滞之品,如枳实、楂炭、麦芽之类。小儿纯阳体质,哮喘患儿如咳喘稍久,多见舌质偏红,乃内有郁热之候,甚者舌尖有杨梅点,舌苔根多黄腻,这是气阴已虚,痰热郁滞之候。此类患儿大都大便燥结,三、四天一行,粪便多呈栗状,宜宣透之中加入牛蒡、瓜蒌仁、枳实、山楂、莱菔子等清热导滞之品。舌质红而苔少者,乃邪滞已少而气阴不足、阴虚水涸之证,可于宣透中佐以沙参、桑叶皮、麦冬、百合等益肺阴、清余热之品。舌苔白润,兼见咳吐痰沫稀薄,显系寒饮内盛,当予温化,宜麻黄、桂枝、细辛、干姜等;苔白而腻,口不渴者,乃寒邪兼有湿浊也,可加苍术、半夏、茯苓、川朴等。苔微黄浊腻,厌甜食者,此乃胃中腐浊之气上达之候,可用芳香化浊之品,如藿香、佩兰、米仁、泽泻、竹茹等。如见舌质红,苔黄腻、气急痰鸣,是属热喘,须于宣透之中加清泄之品,如黄芩、芦根、竹茹、前胡、牛蒡子等。痰多者加莱菔子、瓜蒌仁。喘急伴有发热者可用麻杏石甘汤为主,加鱼腥草、葎草、佛耳草、江剪刀草等清热消炎之药,二三味即可。

大凡药后舌苔白腻化薄者为病退,黄腻苔化薄转为薄白者也为病退。白腻转为黄腻而不化者为病进,必须引起重视。

二、脉诊方面

哮喘切脉辨证,可以预测疾病之进退,邪正之盛衰。

大凡数而躁疾者病进。如脉见浮数,乃复感外邪,此时舌苔每见白苔,若体温略有上升,是为哮喘即将复发之候,可能下午或晚上即将发作。如脉象浮滑数,兼见苔黄舌绛者,乃病将大发之候。

哮喘缓解,脉象由细数转为细小缓软,这是佳象。因哮喘多年深月久,气血两亏、病虽缓解,体力一时未复,故脉仍细而小软也。

大凡脉缓而宁静者病退,缓解期间脉仍细小数者,正虚而心肺之气受伤也。

哮喘用氨茶碱一类扩张气管而得喘平者,会导致心率增快,其脉必数。应用激素一类药,脉象多见弦亢,这是药物的影响。说明此类药对心脏不利,在喘急严重时作为救急而偶一用之,尚无大碍,长期用之,殊非所宜。慢支和哮喘的痊复,关键在机体生机之恢复,生机之恢复在于外邪痰饮的蠲透。邪去则正复。医者切脉、察舌以探求机体虚实之反应,预测疾病之进退,正未虚而邪盛者以祛邪为主、正衰者扶正中佐以祛邪,从“顺其生机”而论,以达“复其生机”之目的。脉诊与舌诊的重要性就在于斯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热点资讯

健康视角 身体不堵,百病不侵!温阳 理气 化瘀

人体最舒服的状态就是气血通畅,阳气充足,运转不瘀堵!今天教你用三步,调出一身好状态! 第一温补肾阳 像那些表现出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软、神疲乏力等肾阳虚症状的,调理参考肉桂与附...

相关资讯